菜单

[医药] [医药行业] 对单抗世界的一些想法

阅读:1317回复:2
楼主#
更多 寻巴菲特发布于:2022-02-25 15:50,来自:上海

作者:howmissyou

链接:https://xueqiu.com/9201106692/212454601

若干年前,在一家投资公司从事过并购、股权投资类工作,担任着公司决策会成员,自己也跑项目。当时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医疗领域,参与评审的项目上百个,最大的项目8亿美金,小的一两千万人民币,也算见过世面。其中有4个项目,是我自己找的,随后立项、谈判、收购等都是自己负责的,4个项目中,中药研发企业、化药研发企业、生物创新药研发企业各一家。

一、对单抗药物的基础观点 我本身不是医药专业,几乎是从零学起,好在身边有一群医药圈高管和研发人员,能够快速的取经。可能正是这种原因,导致我一方面并不专业,另一方面角度不同(可能有失偏颇)。以前的经历,让我形成了以下看法。
 (1)对单抗药的态度谨慎丽珠(6次)
 单抗药俨然成为创新药的代名词。一年前和位市场上挺有名气的基金经理聊天,对方非常看好信达生物,认为2-3年后,信达生物PD-1、贝伐珠单抗、利妥昔单抗、CTLA-4等几个产品的收入规模将达到100多亿收入、和恒瑞医药肿瘤线接近,而当时恒瑞医药的市值还在4000多亿,因此认为届时信达生物的市值达到恒瑞医药的50%以上很轻松。
 对此我完全不认同。我的角度时:大部分单抗药物,(DS8201那种除外)没有技术壁垒。
 2016年投资那家生物创新药企业,创始人在全球知名企业担任过研发副总,主要负责新药发现,回国后也在国内某上市企业担任过二把手,研发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。当时和他一起压马路,路过地铁口,他不自禁的说,国内现在的单抗企业太扎堆了(当时还没有内卷这个词),你看,刚开始有小黄车,马上又有了小橙车,接着小蓝车,小紫车,五彩车,全冒出来了,最后一塌糊涂,现在单抗企业何尝不是如此啊。
 跟他们经常交流的结果,感受就是:PD-1、CD20、VEGF、HER2等这些靶点,技术上没有任何护城河,想做就能做出来,但没有科学家会再去做,因为前面已经有几十家了,这几十家大部分会打水漂,更别提新去做一个了。要做,只能是FAST-FOLLOW,争取在国内第一个上市。
 所以我去看信达生物这些企业时,我的第一印象是:哦,就PD-1、CD20等这些靶点,没啥特别的技术壁垒,只不过是在国内申报的早而已。再一看财务报表,还在亏损,顿时兴趣不大了。
 (2)对研发也更加谨慎
 收购过的其中一家研发企业,不堪回首。每次我接到研究院院长电话,我都感到害怕——因为一定是断粮了,借钱付房租,借钱付工资,借钱付临床费用,借钱付设备钱,等等等。
 花钱可以,你需要做出成果来,这些年国家医药政策、审评政策变更比较大,成果出不来,或者出来了也无法转为后续收入利润,最后让人感觉,这就是个黑洞,会吞噬一切财富。
 研发是把双刃剑,长期处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处境,需要持续的投入、而且在很长一个阶段可能没有成果。没有强有力的后备资金(无论是资本市场融来的,还是股东提供的),随时可能OVER。
 (3)单抗药物即易又难
 易在:你要说化药,分子量通常几百道规模,化合物保护的能够相对严密。单抗药物没有靶点保护,专利主要是序列,分子量通常几十K道以上,打转基因小鼠得来的(或者建库),那么大的分子量,大家的序列基本上都不同。说白了,你要整出一个和原研药效基本一致、分子式不同的化药,很难;但到了生物药这里,大家打老鼠,每只产生几千万个抗体,筛选出几个疗效好的,最后大家的序列一模一样,很难。
 难在:需要研发者能力非常强。你怎么保证自己筛选的过程是最优的,你怎么保证自己的验证是过程是科学、完善的,这里面细节非常多。我原来举过的一个例子:当时一个合作方(国内也算知名了)想一起开发个品种,发现其验证过程不充分,于是要求补充几个实验,最后验证下来发现这个药物是完全无效的。ADC这种就更不用说了,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千差万别,只有上了人才知道好不好,对开发人员能力、经验要求非常高。

二、对中国单抗药物产业的一些看法
 1、早期的单抗药物企业,大部分成为趟雷者
 单抗类药物是近些年快速发展起来的,尽管占绝对比例不大(生物药占药品消费总额的30%,单抗占生物药的30%,即占总药品市场的10%),但大部分都称为爆品,全球药品销售额榜单前十名有6个是单抗。
 单抗早期在国内是零,研发、资本圈看到了巨大的蛋糕,大家一拥而上,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单抗药研发运动。对于这样高大上的空白产业,资本圈,甚至一个老板,听完一节课,看完一个PPT,就萌然心动,在资本的助力下,单抗产业快速发展。初期国内的单抗企业是以仿制、biosimilar为主的,在发展过程中,逐渐向创新药发展,但毕竟单抗只有那么不足百个的靶点,于是每个热门靶点,都有大几十家单抗企业在追逐。
 biosimilar研发成本较高,经常光是买对照药物就要花上几千万、甚至上亿,然而,单抗药物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,而我国早期的审评速度又相对比较慢,你的biosimilar问世时,新一代的产品已经问世了,产品已经没有多大的空间了。
 对于大部分单抗企业而言,一句话形容,出身未捷身先死,即便侥幸活下来,也已经是明日黄花了。举个例子,嘉和生物

图片:177590.jpg

嘉和生物虽然产品一般,但好歹PD-1、HER2、CD20、CDK4/6等产品距离商业化并不远估值多少呢?27亿港币,大概22亿人民币,投资人全军覆没。
 放在原来,这是可以理解的:除了适应症大小不同外,(1)国内,我是前几家、靠2期临床试验上市的,而你晚、要走3期临床并PK,时间、成本、不确定性都大得多;(2)我能国际化,你晚了。但现在,国际上一盆冷水,国内想要单臂上市难度也大幅增加,大家差异没那么大了。

 2、国内市场可能被高估了
 然而,在发展过程中,中国的单抗企业可能发现,不太对劲。
 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为北美和欧洲,对中国的测算通常是全球的额1/6左右。找国际上的大药来仿制,自然是上佳之策。抗TNF-α自然成为首选,修美乐确实厉害200亿美金销售额,全球排名第一,再加上英夫利昔单抗、戈利木单抗、依那西普,全球销售额接近400亿美金,要按照全球1/6计算,应该达到400多亿人民币。
 全国有大几十家企业仿制、创新TNF-α抑制剂,然而,TNF-α抑制剂2014年销售额只有12亿,到了2018年增长至23亿,只有预测值的5%,2019年进了医保,销售数量大幅增长,但由于价格咔嚓,销售金额难如预期。
 问题出在哪呢?大家知道医药消费力和消费品是完全两种概念,中国1%的人口消费可以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,但医疗考验的是人均收入中位数甚至80%分位数。
 中国医保支出每年2万亿,折合到每个人头上,1428元。医保报销比例通常为60%-80%之间,尚有20%-40%需要居民自费,而居民收入水平远未到可以消费高价药的水平;中国的居民储蓄余额大概是90多万亿,贷款是60多万亿(不含利息),人均只有2万块钱,这还要考虑贫富分化问题;从目前看,除了肿瘤类拿钱换命产品,其他的单抗品种销售通常都不如预期。
 对比一下,美国的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例17.8%,人均1万美金(当然这和中国的医保支出不是一个口径),二者存在天壤之别的。
 总结而言:中国目前的收入水平,是不足以支撑国民像欧美国家那样消费单抗药物的。单抗由于价格、成本问题,中产及以上阶层才有充分的消费能力;欧美才是创新药企业的天堂。

 3、中国和欧美单抗发展的主体
 欧美成长起来的单抗企业并不多,只有安进等寥寥数个,大部分是科学家研发,进展到一定阶段后,医药巨头并购。(咱就不用BigPharma、Biotech、BioPharma来提高B格了)
 中国的单抗企业发展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医药企业开展的(例如恒瑞医药贝达药业、丽珠单抗、嘉和生物等),一种是技术+资本推动的(例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),和国外不同的是,两类企业互相看不顺眼。
 我认为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:因为资本效应,技术+资本推动型企业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融资,且收获了很高的估值。在这种情况下,医药企业觉得你这东西不值钱、企业却这么贵,自己也能低价做,根本没有并购价值;而且,海外医药巨头账面普遍百亿美金现金储备,中国医药企业账面超过100亿的没几家,不在一个数量级。当然还有一个原因,给自己干和给公司干是两码事,给自己干当然干劲更足,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,所以,这几年,科技+资本推动型的公司要普遍好于医药企业团队。

但我认为,除了个别头部企业外,技术+资本型企业,路越来越窄,未来也更可能像欧美国家那样,科研人员负责研发,医药企业负责并购。
 (1)单抗药物热度下降。此前资本圈认为是空白市场,走着走着成了仿制药格局,大部分一轮融资跟不上了就挂了,未来即便上市估值也低,没法退出。整体投资热情下降,很多机构从一两年前,即根本不看单抗企业了。
 (2)一旦融资出现困难,立即朝不保夕,且管线中的品种变现价值极低(融资的时候按照收益法计算,可真正变现时,买家只愿意按照成本法估值)。关键是,天使轮、A轮可能都好融,因为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小;产品越接近商业化,其耗费的资金也会指数级上升,意味着要指数级的融资规模扩张,太难了。
 (3)产品上市了,也没有销售能力,如果再去建设销售团队,实在是成本过高;而要依托别人的销售团队,利润又要分出去一大块。
 (4)研发成本原因,只能一直亏损,一直讲故事,磨平投资人耐心,耗尽所有资金,最终一塌糊涂。
 一旦融资跟不上,就像打仗没有后勤保障,必败。对于研发科技人员而言,最终的结局是换个地方研发,他们的经验会更加丰富,国家单抗事业会更加蓬勃发展,就像仙通公司没了,它的种子飘向了整个硅谷。苦的,是资本。我认为最终,中国的单抗产业会类似于美国,以医药企业自己发展+并购为主体(医药企业自身产品,能够为研发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),科技+资本企业最终造就巨头的机会越来越少。

本文至此完结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顺便说一下丽珠单抗的情况。
 丽珠单抗很失败。但我认为,可能正逐步向正确的路上走。
 曾经,丽珠单抗是由傅道田领衔,但他最擅长的是CMC、国内无出其右者,却并不擅长Discovery,手下核心有三名科学家,负责了不同的项目。
 4年前,2018年,丽珠单抗在做什么呢?
 (1)Ⅱ期临床:抗TNF-α,已完成。
 (2)I期临床:CD20、HER2、PD1
 (3)临床批件:RANKL
 (4)申报临床:IL-6R
 (5)临床前:OX40、IL-17A/F、TIM3
 估计和当时的嘉和生物差不多。

随后,傅道田走人,唐总接管,做出了如下变革:

9个品种,终止了6个。其中,临床中/获批临床的5个品种,砍了4个,只保留了PD-1、还委身小适应症胸腺癌。临床前的4个品种,终止2个(OX40是因为原研施贵宝临床失败,TIM3原因未知),保留2个,即IL-6R、IL-17A/F。3年时间,IL-6R从申报临床到申报报产。

人员方面,走了一大半。这两年试图重新组建领导团队,结果毛力、PATRICK LIU均是来了又走,尤其是毛力,没能留住比较可惜。

 整体而言,在做的是收缩,进入了静默期,捎带手做了个新冠疫苗(如果成功估计以前赔的一把回来了)
 无论前期投入多少钱,直接把国内布局过剩的靶点产品全部砍掉,已经烂大街了,预期继续烧钱,不如及时止损。PD1未来是基础用药、先按小适应症获批。
 竞争格局尚可的适应症,快速推进,比如IL-6R。有特色的IL-17A/F(双抗),先留下。

 玲珑棋局,走完第一步,下面很简单:(1)现有的竞争格局好的品种,继续往前推,PD-1作为基础用药边推边改;(2)重新组建团队,全球高薪聘请科学家;(3)等待,等下一个类似PD-1这样的超级靶点出现,BD也好自研也罢,抓住历史机会;(4)等待,3-5年,单抗领域估计有的是烂尾楼,品种并购就是了。


壮士断腕,需要的是莫大的勇气,为唐总的决策喝彩。
 为丽珠喝彩,过往的稳健经营、丰厚的财力,足以承受这样的失败,可以依旧幸福生活。这种事情,不会发生在研发+资本企业,投资人估计会冲上主席台,给创始人开瓢了,他们只能撑下去,尽管注定会弹尽粮绝。


最新喜欢:

987569987569 不慌不急不躁不慌不急不躁
1楼#
dujune发布于:2022-04-24 22:44,来自:上海
谢谢
2楼#
不慌不急不躁发布于:2022-03-08 17:22,来自:陕西
专业
游客